GMP对工艺用水的要求
发布日期:2024-09-12 浏览次数:809
药品生产企业使用的工艺用水主要是指在制剂生产中,如洗瓶和配料等工序,以及在原料药生产中进行的精制和洗涤等环节所需的水。名称上应避免与水的生产过程相关,比如去离子水、除盐水和蒸馏水等,这样可以使得水的名称与其制造过程分开。相反,应从化学和微生物的角度按照质量标准对水进行分类。例如,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得,将来可能会出现更好的制备方法。
药品生产过程中,工艺用水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注射用水通常是通过蒸馏法(也包括反渗透法和超滤法)从纯化水中制得,其化学纯度高达99.999%,且不含热原。由于制备纯蒸汽的过程与使用蒸馏水制作注射用水的过程相同,因此可以使用同一台多效蒸馏水机或独立的纯蒸汽发生器,因此我们将纯蒸汽与注射用水一同进行讨论。药品生产工艺用水的具体用途见下表。
02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水质标准
纯化水
欧洲药典中有总有机碳(TOC)和易氧化物两项,可以选择其中一项进行监测。
根据美国药典的规定:
企业自用的纯化水需要监测 TOC 和电导率,而商业用的纯化水则必须符合无菌纯水的检测标准。表中列出的内容为企业自用纯化水的监测项目。
b.纯化水不能用于制作肠外制剂。
微生物超标纠正标准是指当微生物污染达到特定数值时,表明纯化水系统已偏离正常运行状态,此时需采取纠正措施,以使系统恢复到正常运行水平。
注射用水
在欧洲药典中,可以选择监测 TOC 或易氧化物项目中的任意一项。
根据美国药典的规定,企业自用的注射用水(原料)需监测总有机碳(TOC)和电导率。而商业用注射用水则必须满足无菌注射用水的检测要求。表格中列示的是企业自用注射用水的监测项目。
微生物超标纠正标准是指当微生物污染达到特定值时,表示注射用水系统已偏离正常运行状态,此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使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
01“热原”通常由细菌产生,指那些能导致发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其量主要通过“细菌内霉素”指标来衡量。大多数细菌及部分霉菌都能够产生热,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的产物致热能力最为强大。
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内毒素是引发热原反应的主要原因。细菌内毒素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其尺寸约在1至50微米之间,因此能够通过一般过滤器进入滤液中,但可以被活性炭和硅藻土过滤器等吸附。
热源本身不会挥发,但在蒸馏过程中,未汽化的水滴可能会将其带入蒸馏水中。
02总有机碳(TOC)等于总碳(TC)减去无机碳(IC)。
有机物含有碳,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CO2)。通过测定水中CO2的含量,可以间接反映出有机碳的水平,从而评估有机物的量,进而检查净化设备和分配系统的有效性。测试的方法是将有机分子完全氧化为等量的二氧化碳,进而测量最终的CO2浓度,因此需要区分无机碳(IC)和样品中分解释放出的有机碳。此外,也可以使用TOC分析仪来进行总有机碳(TOC)的测定,该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温度和电阻率。
总有机碳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污染的监测情况。经过催化氧化,各类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及细菌内毒素会转化为二氧化碳,从而改变水的电导率,电导数据再进一步转换为总有机碳的值。当总有机碳水平较低时,说明水中有机物、微生物及细菌内毒素的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这也是一些验证资料中将总有机碳作为重要验证项目的原因之一。
- 相关推荐:SPF动物饮用水-spf实验动物房环境规范之小鼠饲养环境建造指南 影响EDI水处理设备(超纯水)系统运行因素 纯蒸汽发生器在注射用水或纯化水中的重要作用 EDI浓水回流至原水箱还是RO膜进水前? 纯化水系统采购项目——太和县中医院制剂室 超纯水设备中除硅设计考量 纯水设备投加杀菌剂的注意事项 反渗透膜系统的清洗,先酸洗后碱洗原因分析 超纯水系统中硼离子去除方法 多效蒸馏水机技术介绍 典型的制药用水储存与分配系统 反渗透浓水回流的逻辑和控制要点 有关GMP认证,知识点(一) 有关GMP认证,知识点(二) 反渗透运行警示:预防膜氧化,守护系统安全 分享 | 制药车间GMP检测要求 膜法水处理之EDI设备 GMP指南(第2版 2023年版)制药用水系统|纯蒸汽制备系统 GMP认证是掌握标准、流程和质量控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