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认证是掌握标准、流程和质量控制的关键!
公司动态 | 水处理知识 | 行业新闻 | 成交项目喜报 |

GMP认证是掌握标准、流程和质量控制的关键!

发布日期:2024-10-25 浏览次数:833

GMP是针对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到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标准。它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卫生环境,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简而言之,GMP认证要求制药和食品生产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流程、完备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GMP认证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湿件、硬件和软件。湿件是指人员,硬件是指厂房、设施和设备,软件则包括组织、制度、工艺、操作、卫生标准、记录及教育等管理规定。检查内容也涵盖这三个方面。此次检查由三名国家级检查员和四名省级检查员共同参与,主要由国家级检查员负责检查,省级检查员则在过程中协调一些问题。检查标准为国家统一标准,无论是保健食品还是药品,所用的检查标准都是相同的。


新版GMP认证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包括硬件、软件及湿件的准备工作)。

2、申报准备阶段分为注射剂和非注射剂两类认证。注射剂类认证需先向省药监部门进行预验证,经过检查合格后,再向上级部门(国家药监局)申请认证。非注射剂类认证主要由省药监部门负责,但需事先得到地级药监部门的确认。

3、认证验收阶段通常为3天,其中包括1天的硬件检查和2天的软件检查,有时顺序可能会调整。在最后一天,我们将讨论检查结果。如果检查合格,将发放认证项目的结果并向国家药监局申请认证,最终颁发认证证书。如果不合格,则需根据情况进行整改,之后再进行复查。

GMP认证生产现场检查时需注意的事项和问题:

1、人流、物流、墙面、地面、交叉污染。

2、每个区域在任何时候只能生产一种产品,或者必须确保没有混淆和交叉污染的风险。

3、同一批次的物料或不同批次的物料是否可以混合存放,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3、在开始生产之前,需对生产区域和设备进行卫生检查。

4、产品和材料须采取防止微生物及其他污染源污染的措施。

5、进入生产区域的人数受到控制,部分使用的物品也受到限制,偏差得到控制,整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6、计算产量和收率,若发现不一致的情况,需进行调查并给出解释。

7、签署确认的重要步骤。

8、在包装物或设备进入生产区之前,应当将上面的不合适标签去除。

环境检测;

10、为避免交叉污染,应定期进行有效检查,并维护标准操作程序(SOP)及相关记录。

11、采取通风或净化措施,以防止灰尘的产生和传播。

12、生产前需获得批准(有生产指令)。

13、中间产品和待包装商品的储存条件符合要求,且标识与标签完善。

14、重新制定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及其执行情况。

15、在生产区域内禁止以下行为:进食、饮水、吃零食、吸烟,或携带食物、饮料及私人药品等个人物品。

16、操作者不得用裸手直接接触原料、中间产品和未包装的成品。

17、GMP检查员的洁净服已根据男女需求准备齐全,尺码合适。

18、操作工应熟悉本岗位的操作流程和清洁标准操作程序(SOP)。

19、设备应存放在清洁和干燥的环境中。

20、完整的清洁记录,展示了上一个批次的产品。

21、记录填写应清晰且符合规范,复核人需签字,不得涂改,需使用墨水或其他不可擦拭的笔。

22、记录要及时,并与操作保持同步,按照及时、准确、清晰、完整的原则进行。

23、记录错误的修改方式:保留原字迹,修改者需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说明修改原因,不允许涂改。

24、包装区域的员工了解作废印刷包材的销毁标准操作程序,并有相关记录。

25、包装线之间的分隔明确,或者通过物理屏障进行隔离,以防止混淆。同时,外包区域与洁净缓冲区的管理也相当到位,有效避免了操作人员之间的交叉。

26、在包装区域或包装线上标明产品名称和批次号。

27、进入包装部门的物料必须核对品名,确保与包装指令一致。

28、打印(例如批号和有效期)操作需进行复核并做好记录。

29、在进行手工包装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以避免不慎混淆。同时,要防止头发及其他随身物品掉落到包装袋里。

30、确认关键设备状态的标签,例如无菌注射剂灯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