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媒究竟应该选择生理盐水还是注射用水呢?
公司动态 | 水处理知识 | 行业新闻 | 成交项目喜报 |

溶媒究竟应该选择生理盐水还是注射用水呢?

发布日期:2024-08-07 浏览次数:1108

呼吸道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部为目标的直接给药方式,具备快速见效、局部药物浓度高、用量少、操作简便以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今天,我们与上海创洋一起探讨雾化药物中的溶剂选择问题。

在雾化时,溶媒究竟应该选择生理盐水还是注射用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药品说明书的使用方法

药品说明书是药品使用的重要法律依据。编辑根据各类药品说明书整理了常用雾化药物的溶媒选择相关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上述表格,除了说明书中未提及或明确不需稀释的药物外,大多数药物通常建议使用 0.9% 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

气道加湿效果

雾化吸入是一种特殊的给药方式,溶媒不仅能增强药物的效果,还能湿润气道。使用注射用水作为低渗液体进行湿化吸入,可以为气管黏膜提供水分,维持黏膜-纤毛系统的正常功能,同时降低痰液的酸度,使痰液软化,便于咳出。然而,如果大量吸入,可能会引起呼吸道黏膜肿胀并增加气道阻力。因此,注射用水特别适合用于气道分泌物黏稠、气道缺水以及高热、脱水的患者。

生理盐水是一种等渗液体,对呼吸道的刺激相对较小,主要用于维持气道黏膜和纤毛的正常功能。然而,当身体失水后,盐水浓度可能升高,从而增加对气道的刺激。相比之下,吸入0.45%盐水后,由于水分蒸发,浓度可能更接近生理盐水的水平,因此对气道的刺激性更小,更适合用作雾化溶剂。

患者依从性

与使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相比,使用注射用水进行雾化治疗可能显著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并有效增强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许多临床报道表明,老年患者在使用生理盐水雾化时对其味道感到不适,从而影响了治疗的依从性。

在小儿呼吸道疾病的研究中发现,注射用水相比生理盐水更能提高患儿的依从性。然而,由于高质量的研究较为匮乏,目前尚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注射用水是否能够取代生理盐水作为溶媒。

综上所述,建议在临床用药时尽量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若需选择溶媒,推荐使用生理盐水。如果患者对生理盐水的依从性较差,或存在痰液粘稠、脱水等问题,可以适当使用注射用水作为雾化溶媒。如果医院备有0.45%的盐水,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在雾化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耐受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雾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