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企业GMP对工艺用水的要求
发布日期:2024-12-18 浏览次数:676
药品生产企业中所使用的工艺用水主要指在制剂生产中进行洗瓶、配料等环节,以及在原料药生产中的精制和清洗工序所需的水。为了避免与水的制造过程相关联,应避免使用如去离子水、去盐水和蒸馏水等名称。相反,应从化学和微生物的角度,根据质量标准对水进行分类(例如,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可采用三种不同的制备方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优的制备技术)。
药品生产GMP工艺用水的应用范围
注射用水通常通过蒸馏法(也包括反渗透法和超滤法)从纯化水制备而成,其化学纯度高达99.999%,且不含热原。由于纯蒸汽的制备过程与利用蒸馏水制备注射用水的过程相似,因此可以使用同一台多效蒸馏水机或独立的纯蒸汽发生器,因此将纯蒸汽与注射用水一起进行讨论。药品生产工艺用水的具体用途见下表。
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水质标准。
纯化水
在欧洲药典中,可以选择监测总有机碳(TOC)或易氧化物两项中的任意一项。
美国药典中规定如下:
企业自用的纯化水需要监测其TOC和电导率,而商业用的纯化水必须符合无菌纯水的相关测试标准。表中列出了企业自用纯化水的监测项目。
b.纯化水不可用于制作肠外制剂。
微生物超标的纠正标准是指当微生物污染达到某个特定值时,表明纯化水系统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运行状态,此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以使系统恢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
注射用水
在欧洲药典中,可以选择监测 TOC 或易氧化物中的任一项。
美国药典规定,企业自用的注射用水(原料)需监测总有机碳(TOC)和电导率,而商业用的注射用水则必须符合无菌注射用水的测试要求。表中列出了企业自用注射用水的监测项目。
微生物超标纠正标准是指当微生物污染达到某个数值时,说明注射用水系统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运行状态,此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以使系统恢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
“热原”通常指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能够引起发热,其含量可以用“细菌内霉素”这一指标来衡量。大多数细菌和许多霉菌都有产生热的能力,其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热原能力最为显著。
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内毒素是引起热原反应的主要因素。细菌内毒素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其尺寸大约在1到50微米之间,因此可以通过普通滤器进入滤液中,但能够被活性炭和硅藻土滤器等所吸附。
热源本身不会挥发,但在蒸馏过程中,未汽化的水滴可能会将其带入蒸馏水中。
总有机碳(TOC)等于总碳(TC)减去无机碳(IC)。
有机物都含有碳,因此在燃烧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CO2)。通过测定水中CO2的含量,可以间接反映水中有机碳的浓度,从而评估有机物的存在量,并验证净化设备和分配系统的有效性。测试方法是将有机分子完全氧化成等量的二氧化碳,并测量最终的CO2浓度,因此需要区分无机碳(IC)和样品中分解出的有机碳。TOC的测定也可以通过TOC分析仪来完成,该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温度和电阻率。
总有机碳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污染的监测情况。多种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及细菌内毒素经过催化氧化后转化为二氧化碳,从而改变水的电导率,而电导率的数值又可以换算为总有机碳的含量。如果总有机碳保持在较低水平,说明水中有机物、微生物和细菌内毒素的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这也是一些验证资料中将总有机碳列为验证项目的重要原因。
- 上一篇:注射用水系统中保温/循环的方法
- 下一篇:医疗器械纯化水检验项目及检测步骤
- 相关推荐:电子纯水、超纯水的几种制备工艺说明 注射用水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制药纯化水的日常维护和消毒 蒸汽发生器:常见的使用领域及其优点 GMP厂房纯化水系统的问题 非关键使用点的制药用水,能否减少日常监测频率? 如何确认纯化水系统符合制药行业标准 纯水制备方法简介 注射用水的温度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纯蒸汽分配系统的基本要素 GMP标准与纯水系统的验证 蒸汽发生器与传统锅炉的区别 制药厂如何选择一套合适的纯化水设备 制药工程设备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如何有效防控制药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GMP对制药用水系统的要求 制药纯化水系统常用流程 制药纯化水系统的回水流速要求 医疗纯化水设备价格及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