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键使用点的制药用水,能否减少日常监测频率?
发布日期:2024-12-31 浏览次数:682
制药用水的放行过程长期以来因需等待质量控制(QC)结果而面临多种风险。这一问题主要源于制药用水的检测过程既耗时又复杂,检测人员需要从水循环系统中提取样本并进行实验室分析。尤其是微生物检测,其结果通常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得到。那么,针对非关键使用点的制药用水,是否可以降低日常监测的频率呢?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查中心发布了一则关于纯化水监测的问答。其中提到,针对那些只用于设备清洁而不直接接触产品的纯化水,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回顾水系统的历史数据,减少部分检测项目,仅对各监测点的微生物及部分其他指标进行检测。具体内容和回复请见下图:
回复要求:请明确您所生产的产品对应的工艺用水标准,无论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还是用于设施清洁的水,都应符合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以防止对产品造成污染。纯化水的检测必须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的风险程度设定检测项目及频率,并进行相应的验证,以确保产品和用水的质量合格。
建议企业借鉴国际普遍采用的方法:
在国际上,对于纯化水系统的关键使用点(如作为原料的供水、直接接触产品的使用点或用于最终清洗的场所)与非关键使用点(如不直接与产品或工艺接触的供水,或已停止使用但尚未从系统中移除的点)采取了不同的监测策略。例如,国际药品工程协会(ISPE)在其发布的《良好规范指南:制药用水、蒸汽、气体的取样》中,建议在验证阶段2(PQ阶段2)和验证阶段3(PQ阶段3)对关键使用点与非关键使用点实施不同的监测频率。在这些建议中,PQ阶段3的监测频率可以作为日常监测计划的参考依据。
在问题描述中提到的“仅用于设备和设施的清洁”,如果涉及直接与产品接触的表面清洁,建议将其视为关键使用点进行监控。至于其他使用点,比如洁净室地面或更衣室洗手设施的清洁,可以将其视为非关键使用点,并采取较低频率的监控措施。
来源:药标网
- 上一篇:如何确认纯化水系统符合制药行业标准
- 下一篇:GMP厂房纯化水系统的问题
- 相关推荐:纯水制备方法简介 注射用水的温度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纯蒸汽分配系统的基本要素 GMP标准与纯水系统的验证 蒸汽发生器与传统锅炉的区别 制药厂如何选择一套合适的纯化水设备 制药工程设备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如何有效防控制药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GMP对制药用水系统的要求 制药纯化水系统常用流程 制药纯化水系统的回水流速要求 医疗纯化水设备价格及设计说明 各行业常见的纯化水方案 反渗透膜技术是如何实现99.9%去除离子的效果的? 生物制药纯化水管道的坡度设计要求 灭菌注射用水 vs. 无菌注射用水:区别与应用全解析 制药用纯化水系统微生物控制措施浅析 多效蒸馏水机工作原理与应用分析 如何检测纯化水的电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