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水设备在制药用水中常见问题解答
公司动态 | 水处理知识 | 行业新闻 | 成交项目喜报 |

纯化水设备在制药用水中常见问题解答

发布日期:2023-02-20 浏览次数:1004

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系统在节假日不生产的状态下可以停机吗?具体应该怎么管理符合GMP要求?

制药用水系统在不生产的状态下可以停机,但再次启用前需根据停机时间、环境情况、系统状态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基于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持续监测、再确认等),确保使用前制药用水系统符合其预期的用途。

1)上海创洋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新建纯化水/注射用水循环分配系统经前两个周期(2周、2周)确认合格后投入使用,第三个周期(1年)的数据汇总分析后水质趋势稳定,日常每周对总进、总出、总回取样两次进行全检,每月所有用水点取样全检。在此前提下,水系统消毒/灭菌周期制定为停产再生产前、微生物超警戒限或水质出现异常趋势经调查必要时,该消毒/灭菌周期的制定是否可行,还是必须增加定期的规定。2)在用纯化水/注射用水循环分配系统初始确认时,第三个周期1年的数据为间断性的(停产生产前或定期进行灭菌),再确认时通过对前一年的水质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对所有用水点的水质每天取样全检连续监测一个月,通过对一个月密集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水质无异常趋势的前提下,水系统消毒/灭菌周期制定为停产再生产前、微生物超警戒限或水质出现异常趋势经调查必要时,该消毒/灭菌周期的制定是否可行,还是必须增加定期的规定。

系统的连续运行存在微生物逐渐累积增加的风险,微生物在水系统中繁殖速度很快,而目前微生物检测方法耗时较长。在获得定期的检测结果前,水系统中的微生物可能已大量繁殖。所以水系统要求定期进行消毒/灭菌,其周期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基于风险确定。

集团内部共用的水系统分别供应两个公司,是否两个公司都需要验证?

是。因为至少管路是不同的。集团内部共用的水系统验证必须包括两个公司的所有储罐、管路及用水点。子系统需要分别验证。

如果注射用水不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应如何证明其可行性?用验证可以吗?是否通过21天的验证证明其在常温下循环,且水质符合质量要求即可?

可以,采取的其他方法要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并经过验证。但还是建议采用规范确定的方法。GMP规定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是经过研究和实践得出的,低于70℃保温循环,水质不合格的风险很大,所以不推荐使用。

若生产不能连续,期间停产一个月,纯化水罐不存水可以吗?

可以。水系统及纯化水罐停用期间应排空,再次使用前应彻底消毒灭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用于生产。

80℃以上易产生锈红,那条款中70℃以上,不包括80℃吗?还是“70℃以上”?是否可以理解为70—80℃?

控制在超过70℃的水平即可,不宜采用接近80℃的温度。

(注射用水)采用了70℃循环保温,是否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日常监测中微生物控制频次是否可以适当減少?

监测的频次可以根据验证和日常监测结果来确定。必须有完整的验证数据支持以及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手段,同时还应回顾历史数据,合理确定控制频次。

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问题是:这是一个技术标准,但是写在规范里,是不是可以认为只要达到了70℃以上保温循环,注射用水系统就可以不进行验证了?

不对,70℃以上保温循环只是手段之一,不能保证其他环节,所以不能替代验证。

对于注射用水系统,现在要求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是否表示85℃以上保温存储不能采用(仅针对贮罐采用85℃以上保温)。  通常情况下应采用通行的70℃以上保温循环,如果釆用85℃以上保温存储等其他方式应经过验证一般釆用70℃以上运行的较多,温度越高运行成本就越高,企业应综合考虑。

制水系统的纯净水和注射用水,用紫外线消毒等方法是否可行?若不行,应该用什么方法消毒?

紫外线消毒方法对抑制水系统中的微生物负荷有一定作用。但仅用紫外线消毒不可行,可采用巴氏、过氧化氢、臭氧等方法。对注射用水、制水及分配系统推荐釆用纯蒸汽灭菌或过热水消毒方式。

对原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是企业自己检测吗?如果是,检测哪些指标呢?

企业自己定期检测,自行制定内控标准。定期监测主要是为了观测水质的变化情况,以避免对饮用水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如果饮用水直接用自来水是否不要求定期检测?

要求定期监测。一般检测周期为每季度一次。

蒸馏水机出口的水是否检测?

需要。蒸馏水机出口的水应检测。虽然蒸馏水机出口的水微生物指标风险可能不大。但是,理化指标受到的影响应通过验证和监控予以确认。如:电导率、重金属、不挥发物等指标可能会受到设备、环境的影响。

制药用水微生物污染达到警戒限度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处理。请问警戒限度、纠偏限度的具体数值如何确定?

警戒限度根据验证和日常监测数据设置。纠偏限度可以依据法规标准制定。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不同于工艺参数和产品规格标准,只用于系统的监控;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应建立在工艺和产品规格标准的范围之内;超出瞀戒限度并不—定意味已危及产品质量。达到警戒限度,应密切关注水系统的工艺参数,进一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增加监控频率,不必采取纠偏措施。